—— 職場形象解析課後有感|也預告6/19業務Sense進階課
最近參加了一場讓我反覆思考的課程:「職場形象解析」。
本來以為這堂課是談穿搭、儀態,結果短短兩小時,卻讓我重新檢視了自己每天在職場上的一言一行,究竟傳遞出了什麼訊息。
形象,其實是24小時都在被解讀
老師一開始就以自然的方式和每位學員互動,問名字、聊期待,還邀請我們分享業務中遇過的挑戰。
其中一位同學說:「有時候產品貴,未必是客戶覺得貴,而是我們自己先覺得貴了。」
這句話點醒我,態度會先於話術影響結果。如果連自己都不自信,如何期待客戶相信你?
第一印象的落差,決定影響力的深度
課程中的「三張紙」練習更是讓我印象深刻:
寫下「我怎麼看自己」、「別人怎麼看我」,再互相交換。
過程中才發現,我自認展現的專業形象,和他人實際感受到的,竟然有不小差距。
這種落差,正是影響成交、升遷、領導信任感的隱形障礙。
業務Sense,從踏出車門就開始了
最震撼我的是老師強調的一點:「業務Sense不是從會議桌才開始,而是從你踏進停車場的那一刻就已經展開。」
停車場、電梯、走進公司大門……每一個細節、每一步舉止,都是專業形象的延伸。
真正有Sense的人,走到哪都像在做業務,處處都是信任感的累積場。
形象三要素:用心、用腦、用力
這堂課最後,老師歸納出三個簡單卻深刻的行動指標,成為我這次最想帶回來自我提醒的重點:
✔ 用心 去接收訊息 —— 觀察細節、感受氛圍
✔ 用腦 去深入思考 —— 理解每一個行為背後的意義與影響
✔ 用力 去認真執行 —— 把Sense內化為日常習慣,做到內外一致
老師說了一句我特別喜歡的話:
「形象不是包裝,是選擇;你怎麼做,就怎麼被看見。」
形象不是臨時裝出來的,而是你每天有意識地選擇怎麼展現自己,累積而成。
我準備參加下一堂課,繼續補足業務Sense
這次上完「職場形象解析」後,我也發現自己在業務Sense上仍有不少細節可以優化。
6/19會舉辦【業務Sense進階課】,老師將進一步帶領我們檢視自己的業務習慣,幫助大家在細節中拉高整體影響力與專業感。
我已經報名準備進一步學習,非常期待這次進階課能幫助自己把課堂上的收穫落地實踐。
如果你也希望強化自己在職場上的形象影響力,推薦一定要參加這堂課,讓自己的業務Sense更有感、更具影響力。
報名連結